“春秋二百四十二年,弑君三十六,亡国五十二……何以这个时代成为帝国诞生的枢机?”
2022年4月9日下午,农政与发展研究田野工作室读书会在26幢三楼小会议室召开。本次会议由田野工作室导师霍伟桦召集,工作室成员们共同讨论《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》一书的内容、手法、叙述逻辑。
霍老师以“瓦努阿图的往事”举例,指出:“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,要站在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大背景,而不是现代人的身份去思考、研究问题。
在随后的导读环节,温顺月同学总结了全章的主要内容,强调了中国历史呈现出的七个主要政治特征,叙述了全书的中心论点——战争推动了帝制中国的诞生,介绍了赵鼎新教授的“在宏观结构条件约束下以机制为核心的多因变量的解释框架”。
对于本次分享的内容,工作室的成员们都颇有感悟,围绕内容、结构、立场、研究者角色等议题展开讨论,进一步明确了田野调研、资料总结、文章撰写之间的逻辑与要素。
在读书会的最后,霍老师对于赵鼎新教授“多因变量”的解释框架做了重点强调:“当我们研究一个命题时,一定要多提出几个问题,用多个视角去研究,才能更加接近真相。” 霍老师还向同学们抛出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话题:人类的历史是进步的吗?人类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吗?
理论提升计划是农政与发展研究田野工作室推出的系统化育人方案,是田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。工作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通过开展学术讲座、青年学者席明纳、读书会等活动,全面提升成员的逻辑思辨能力、文字处理能力以及基础的学术品鉴能力,为下一阶段“深耕田野”做好充足准备。